助力阀企赢天下
1.文章内容须为原创,以Word文档格式上传;
2.文档标题格式:标题——作者姓名;
3.若需插入视频、音频,请在邮件中备注链接地址;
4.请确保联系方式能通畅。
发布时间:2023-03-01
收藏
浏览次数:1463
分享到:
关键导读:氢能产业 加氢站 绿氢产业
“十四五”时期,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氢能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契机,能源、交通、工业等领域都将加快推进氢能示范应用和技术创新,助推各个行业通过氢能实现加速的降碳脱碳和转型升级。
从供给来看,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制氢国,氢气年产量约3300万吨。
从终端消费来看,我国氢气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如石油炼制、石化产品生产、化肥制造、新型合成燃料工业等,其中耗氢量最大的是合成氨,其次是合成甲醇。
近日,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风光融合绿氢示范项目开工。该项目利用鄂尔多斯地区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电直接制绿氢,年制绿氢3万吨、绿氧24万吨,将有力推动绿氢产业链发展,推进我国能源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对氢能应用场景的探索不断深入,氢能产业发展渐入良性通道。
产业政策和标准持续完善
为促进氢能产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氢能清洁低碳特点,推动交通、工业等用能终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明确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规划》提出了氢能产业发展基本原则和氢能产业发展各阶段目标,明确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规划》统筹谋划、整体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是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N”之一,既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也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氢能产业标准也在持续完善。目前,我国已经发布氢能各环节相关国家标准80余项,行业标准约40项,全力推动氢能产业规范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已将氢能作为能源品种管理,拓宽了氢能应用范围,部分地区还对氢能产业示范应用和产业化推广提供资金支持,并制定奖惩机制,降低氢能项目投资成本的同时,有力地保障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在地方政策和推广补贴的支持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已初步呈现出氢能产业的集群效应,而以内蒙古、宁夏等地为代表的西北部地区,充分利用风光资源禀赋优势,已具备布局风电、光伏电解水制氢的产业基础,一批氢能示范项目正在逐步落地投产。
“十四五”时期,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氢能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契机,能源、交通、工业等领域都将加快推进氢能示范应用和技术创新,助推各个行业通过氢能实现加速的降碳脱碳和转型升级。同时,协同风光等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我国将逐步构建起蓬勃发展、清洁低碳的氢能产业。
开发利用实现多项突破
在制氢方面,2022年9月,全球最大煤制氢变压吸附装置项目在陕西榆林正式投入运行,将有力助推我国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煤制氢装置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大型化变压吸附专利技术,以煤炭为原料,每年产氢总能力达35万吨。作为煤炭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手段,该技术对我国能源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该项目攻克了大型煤制氢装置在工艺技术、设计制造等方面的难题,实现了对国外技术的替代和超越,不仅搭建了由煤炭向石油化工产品转化的桥梁,还有效实现了资源回收、污染治理和碳减排。
2022年11月,广东石化石油焦制氢联合装置顺利产出合格氢气,标志着全国首套100%石油焦制氢联合装置投产运行取得圆满成功。该装置年产氢气将达16亿标准立方米,年产燃料气将达31亿标准立方米。
在加氢站建设方面,2022年4月,由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蒙西公司建设的重载铁路加氢站科研示范项目顺利完工,标志着我国首个重载铁路加氢科研示范站正式建成,具备加氢条件。该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新朔铁路海勒斯壕南站,该站将为国内首台大功率氢能源动力调车机车和国内首台以“氢燃料电池+锂电动力电池”为动力的“零排放”接触网作业车提供氢能供应。
在氢电耦合应用方面,2022年5月,浙江宁波慈溪氢电耦合直流微网示范工程开工,该示范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首个氢能相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配套项目。项目投运后,每日可满足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10辆氢能燃料电池大巴加氢和50辆纯电动汽车直流快充需求。
此外,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也在积极推进。2022年7月,国内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在安徽六安投运,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兆瓦级制氢—储氢—氢能发电的全链条技术贯通。该项目是国内首次对具有全自主知识产权“制、储、发”氢能技术的全面验证和工程应用。示范站采用先进的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技术,额定装机容量1兆瓦,年制氢可达70余万标准立方米、氢发电73万千瓦时,对于推动氢能研究应用、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所制氢气可在氢燃料电池车、氢能炼钢、绿氢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氢能发电可用于区域电网调峰需求。
2022年8月,全国首座“氨现场制氢加氢一体站”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举行,这也是“氨制氢加氢”这一国际领先技术首次走出实验室,投入商业应用。此项目的实践与突破,可显著降低氢气的储运成本、用氢成本并提高安全性,同时解决加氢站储氢用氢面临的瓶颈问题,为交通领域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推广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技术途径。此外,因其整套制氢装置具有占地面积较小、运输方便等特点,为今后“以油育氢、以氢增油”的油氢合建模式提供了一条重要路径。
供需两端将发生结构性调整
从供给来看,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制氢国,氢气年产量约3300万吨。其中,煤和天然气制氢占比约78%,是成本较低且技术成熟的制氢方式,但存在碳排放量高、气体杂质多的缺点,在“双碳”背景下增长空间受限,现有产能亟待清洁替代。工业副产氢约占21%,主要利用氯碱化工和炼焦等行业的尾气提纯制氢,具有一定成本优势。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行业刚刚起步,受制于技术经济性,整体占比不到1%,但其脱碳性能决定了未来将成为氢能产业发展主体。
从终端消费来看,我国氢气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如石油炼制、石化产品生产、化肥制造、新型合成燃料工业等,其中耗氢量最大的是合成氨,其次是合成甲醇。目前氢能在交通领域的消费占比仍较低,年用量不到2万吨。自国家正式将“氢能与燃料电池”作为能源科技战略创新方向以来,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逐渐成为氢能产业应用的热点领域,“十四五”期间,各地规划氢燃料电池电堆的总产能已高达300万千瓦,规划的燃料电池汽车总产能超过10万辆。同样逐渐火热的还有建筑领域,基于氢燃料电池的固定式UPS电源以及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正在加速发展。
除此之外,因为氢具有长周期储能特性,对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氢能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23年9月23日
近日,兰理工温州泵阀院“科技轻骑队”由泵阀院院长曹驰带队,赴浙江方顿仪表阀门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院企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进展,以及研究生在企业开展实践的情况,并提供...
发布时间:2023年9月7日
近日,在温州市2023年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签约活动上,良固股份集团与温州湾新区管理委员会成功签约“良固股份特种泵阀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旨在推动数字化未来工厂的...
发布时间:2023年9月5日
近日,北京海淀区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一行专程赴浙江温州实地调研、考察浙江永联阀门集团有限公司,并与董事长沈永增等相关领导交流座谈。据沈永增介绍,永...
发布时间:2023年9月4日
近日,俄罗斯叶尼塞部乐穆商行到访联科阀门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公司总经理陈光辉、国际贸易部吴约华、汤申兵等相关负责人对俄罗斯客户的到访表示诚挚的欢迎。在相关负责人的...
发布时间:2023年8月18日
近日,电泰阀业创新产品轨道式轴流阀产品三维动画正式发布。这款阀门凭借其独特设计和卓越性能,已成功获得多项专利,包括一项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2 1 0364894.7)和六项实用...
发布时间:2023年8月18日
不以规模定标准,而以“亩均论英雄”。近日,根据《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2023年工作要点》文件精神,永嘉县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函相关部门,对相关数据进行了...
发布时间:2023年8月11日
近日,温州市化学与材料学会氟材料应用技术分会成立会暨“揭榜挂帅”项目推进会。大会宣读了《温州市化学与材料学会氟材料应用技术分会》成立批复文件和《温州市化学与材料学会氟...
发布时间:2023年8月9日
近日,瓯明阀门集团又收到了新产品的鉴定证书,低扭矩球阀和无滞留釜底阀。“无滞留釜底阀”研究的是其支撑圈固定于阀体并支撑球体,支撑圈凹陷有排污槽,当球体切断流道时,排污槽...
发布时间:2023年7月20日
近日,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给排水设备分会组织的CECS标准《供水用不锈钢通用阀门技术条件》审查会在宁波顺利召开,信泰阀门集团有限公司参加了此项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
发布时间:2023年7月6日
闸门支架式驱分:明杆支架式,暗杆支架式,暗螺栓连接阀盖结构(OS&Y,BB型),升降阀杆,不升降手轮,是国际通用的标准闸阀结构。 闸门的应用驱分:闸阀的启闭件是闸板,闸...
发布时间:2023年6月27日
5月27日,温州国际泵阀管道展览会塈第五届中国阀门城·龙湾国际阀门展览会在温州奥体中心拉开帷幕。本届展览会从5月27日至29日为期三天,精工集团展位号B355-360。阀门是温...
发布时间:2023年6月3日
近日,浙江省政府副省长胡伟一行莅临永兴街道南园小微园督查企业生产安全工作,常务副市长杨胜杰、常务副区长李丹和街道党工委书记林丐孟陪同。胡伟一行来到温州市华海密封件有...
发布时间:2023年5月9日
近日,温州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董智超及温州湾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胡寿信一行赴中信阀门走访调研。中信阀门董事长杨选标热情接待,陪同参观了生产车间和检测车间,并就...
发布时间:2023年4月19日
近日,博玥自控阀门有限公司与中阀传媒牵手,正式入驻中阀企风采平台。平台建立了博玥自控阀门的专属网站,通过企业视频、硬件设备、产品系列、形象样本、资质证书、新闻动态等视角...
发布时间:2023年4月12日
江苏华英阀业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无锡市扬名高新技术产业园,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经营生产型阀门企业
发布时间:2023年4月11日
氟佳阀门集团有限公司座落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湾区,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防腐蚀衬里衬氟产品专业厂家
发布时间:2023年4月11日
浩工阀门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阀门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阀门综合服务企业。主要产品涵盖闸阀,截止阀,止回阀,球阀,API阀门等.....$Videostr$一路走来,浩工阀门坚定信念。以...
发布时间:2023年4月11日
浙江双强阀门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研发生产耐磨陶瓷阀门、耐磨铸石阀门、搪瓷阀门、陶瓷耐磨弯头、管子等专业厂家。首页双强阀门...
发布时间:2023年4月1日
2023年2月,祥松阀门集团有限公司与中阀传媒牵手,正式入驻中阀企风采平台。平台建立了祥松阀门的专属网站,通过企业视频、硬件设备、产品系列、形象样本、资质证书、新闻动态等视角...
发布时间:2023年2月24日
2005-2023年,十八春秋十八梦,众志酿就女儿红,"专精特新"获认可,破茧化蝶终成功。十八年来,耐氟隆这坛女儿红在全司差不多一代人的精心酿造下终于香满全国、溢出海外!2023年,风...
发布时间:2023年2月23日
良正阀门有限公司全焊接管线球阀是该公司的主导产品之一,阀体为桶状结构以及球形体结构,连接体与阀体采用锻钢件焊接而成,产品质量可靠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9日
随着工业事故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被人们广泛认知,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SIL认证的过程就是帮助企业把最好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安全技术(IEC61508和IEC61511)充分利用,...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5日
在以下两个项目之中,由彬泰尔集团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生产并制造的蒸汽流量调节阀、电动切断阀、以及电动高压差三通调节阀等产品成功助力项目实现并网发电。此次并网也成功的完...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9日
近日,东工阀门集团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dgfmg.com/)正式上线。期间中阀企划部、设计部、网络部等多部门紧密配合,最终呈现效果不负期望。网站通过企业简介、产品中心、新闻资...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5日
高温高压耐磨固定式球阀是上海电站阀门厂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性能产品之一
发布时间:2022年9月30日
浙江昌一阀门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阀门企业,致力于为全球不锈钢阀门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专业生产各类精密铸造的片式球阀、法兰球阀等百余种不锈...
发布时间:2022年9月12日
2022年8月,金汇力阀门有限公司与中阀传媒牵手,正式入驻中阀企风采平台。
发布时间:2022年8月1日
2022年7月,浙江利尔多阀门有限公司与中阀传媒牵手,正式入驻中阀企风采平台。平台建立了浙江利尔多阀门的专属网站,通过企业视频、硬件设备、产品系列、形象样本、资质证书、新闻动...
发布时间:2022年7月22日
31年岁月沉淀,浙江新旭阀业有限公司从家庭式小作坊发展成为了一家集设计、开发、生产于一体的高新技术阀门企业,与其品牌口号相印证“创新无限,旭日东升”。
发布时间:2022年5月12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奥工阀门有限公司,专注研发生产各类球阀18年,不断践行成为球阀行业领跑者的伟大愿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2016年先后被评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温...
发布时间:2022年4月27日
万鑫阀门科技公司形象片企业延伸万众一心,铸造传奇!青田万鑫阀门成立于2004年,潜力无限的万鑫,用短短十几年时间,成为业内知名的砂型铸造企业。秉承“管理是企业的核心、质量是...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8日